美术学院举办“赋能学科建设”与“主题性美术创作” 学术讲座
近日,美术学院聚焦学科内涵发展与师生创作能力提升,在尚行楼309会议室接连举办两场学术讲座,特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、中国美协会员、中国雕塑学会理事、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石村担任主讲嘉宾。学院党委书记毛永强、院长何锡彭及全院师生代表、主要任课教师分别参与对应场次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,反响热烈。
9月11日上午,首场讲座以《学科方向引领下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》为主题,聚焦学院学科建设核心议题。石村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与高校教学管理实践,开篇即点明“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、立校之本与国家教育战略重要支撑”,为在场教师厘清学科发展与学院建设的深层关联。随后,他系统剖析学科建设的内涵与核心任务,提出“突出重点、彰显特色”的发展路径,强调学科建设需以“出成果、出人才”为目标——既要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,更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。此外,针对教师在专项研究中的困惑,石村结合自身科研案例,从选题设计到项目推进提供实操指导,为学院科研工作注入新动能。
9月12日,第二场讲座围绕“培根铸魂 精神引领——主题性美术创作”展开。石村以“科学和艺术是人类进步的两个翅膀”为引,首先明确“主题性美术作品”的概念边界,随后从审美理想、创作方法论、表现特征三个维度深入讲解。在审美理想层面,他剖析主题性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精神追求,引导师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与文化厚度;创作方法论上,结合经典案例与自身创作经验,从选题立意、表现形式到技法融合,提供全流程实践指南;表现特征方面,解读题材选择、叙事结构的独特规律,并强调“主题性创作是时代呼声的回应与社会记忆的承载”。讲座尾声,他重申“培根铸魂”的核心使命,指出艺术创作需以塑造民族品格、引领社会价值为根本,将整场分享推向高潮。
两场讲座中,师生均积极参与互动,围绕“学科建设与个人发展关联”“主题性创作的当代性表达”等话题与石村教授进行深入探讨。参与师生表示,讲座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指导,不仅深化了对学科建设与主题性创作的认知,更激发了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的使命感。
此次系列讲座是美术学院深化美育内涵、强化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,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与主题性创作水平。未来,学院将以两场讲座为契机,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,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力量。